1. <dfn id="6s2ph"></dfn>

    <noscript id="6s2ph"><i id="6s2ph"></i></noscript>

    <meter id="6s2ph"><wbr id="6s2ph"></wbr></meter>

        <u id="6s2ph"><wbr id="6s2ph"></wbr></u>
          <dfn id="6s2ph"></dfn>
          <u id="6s2ph"><wbr id="6s2ph"><bdo id="6s2ph"></bdo></wbr></u>
              甘肅隴南文縣:以實踐之力奏響文明強音
              發表時間:2023-06-25 來源:中國文明網

                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宣講,一次次有溫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務,一條條增顏值、提氣質的實踐舉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猶如陣陣清風,吹拂著甘肅隴南文縣的每一個角落,溫暖著人心,傳播著文明,浸潤著百姓的生活,成為“兩江八河”最為鮮亮的底色。

                

              學生們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近年來,文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對照“一個目標、四個定位、五項工作、三個到位、六種能力”總要求,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圍繞“兩個層面、六大基地、十大品牌、百支隊伍”工作思路,因地制宜設計特色鮮明、群眾歡迎、方便參與的文明實踐載體,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全域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地)“建起來”“轉起來”“用起來”“活起來”,不斷鞏固提升省級文明縣和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成果,為實現“生態文縣綠色崛起”凝聚了強大精神力量。

                多措并舉 走好理論宣講“先手棋”  

                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是時代之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是守正創新做好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戰略舉措。今年以來,文縣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首要政治任務,采取縣級領導帶頭講、縣委宣講團示范講、鄉村宣講團巡回講、百姓宣講團普遍講、創新模式微宣講的方式,不斷推動理論宣講走深走實、取得成效。截至目前,累計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宣講515場次,受眾7萬余人次。此外,還舉行了2023年全縣理論宣講大賽,將21名基層理論宣講員充實進全縣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當中,新建“基層理論宣講面對面”示范點10個。

                多維整合 拓展文明實踐“服務圈”

                

              打造有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

                只有建好文明實踐陣地,才能讓文明實踐活動生根發芽。近年來,文縣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地)建設工作,建立了“縣級統籌、部門聯動、鄉鎮落實、村社參與”的責任體系,制定了《關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文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管理規范》等規章制度,從組織領導、任務安排、活動內容等方面詳細部署,根據活動需要和群眾需求,依托現有陣地資源,有力推進“文明實踐+”示范點建設,做到了統籌整合、優化配置、共享使用、協同運行。結合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積極探索尚德鎮尹家壩村、城關鎮凡昌村、鐵樓鄉草河壩村等打造文明實踐+農旅融合、普法宣傳、民族團結、鄉村治理等綜合性示范點建設。同時,激發駐文單位文明創建潛能,整合創建單位文明創建資金,積極拓展文明實踐覆蓋面,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文明實踐基地。

                截至目前,文縣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12個,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縣、鄉、村三級全覆蓋。如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地)已成為倍受基層歡迎、群眾滿意、志愿者認可的全新工作平臺和服務形式。

                壯大隊伍 培育文明實踐“生力軍”

                

              志愿者培訓現場。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近年來,文縣著力于加快志愿服務組織體系化、管理標準化、隊伍專業化建設,不斷壯大縣、鄉、村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實現志愿服務組織體系的全覆蓋。

                與此同時,文縣還堅持把志愿服務與各項工作載體相結合,聯動推進、互相促進,實現了為民服務長效常態。按照“中心吹哨、部門動員、各方參與”方式,指揮調度全縣志愿服務工作,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置志愿服務之家,解決文縣志愿服務聯合會、藍天救援隊、青年志愿者協會辦公場所問題,在夯實鄉村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服務崗的基礎上,積極依托司機之家、童心港灣、勞動者驛站等陣地資源設立志愿服務崗。以“踐行二十大 志愿我先行”為主題,聚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生態廊道建設、結對關愛等主題,在全縣范圍啟動了“學雷鋒”志愿服務主題實踐活動。

                截至目前,累計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896場次,受益群眾33629人,結合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表揚優秀志愿服務組織4個、最美志愿者24名、巾幗志愿者10名。

                立破并舉 打好移風易俗“組合拳”

                移風易俗入民心,文明新風撲面來。一直以來,文縣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治理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打出了一套氛圍濃、制度強、亮點多的移風易俗“組合拳”,教育引導群眾逐步養成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習慣,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新風尚擦亮百姓幸福底色。今年以來,嚴格落實《文縣關于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工作的實施方案》,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把文明創建和移風易俗相結合,深入開展各類文明創建和典型選樹活動,表彰縣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105個、最美家庭20戶。針對后疫情時代大操大辦和喬遷增多的情形,大力推進治理高價彩禮、推進移風易俗行動,聯合紀檢、組織等部門抓好“關鍵少數”,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紅白理事會作用,采取土琵琶彈唱、三弦彈唱等民俗文化舊曲賦新詞,快板宣講話文明、火煻話文明、發布移風易俗倡議書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和鼓勵群眾對不良社會現象進行自治,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縱深推進大宣傳、大調查、大治理工作,不斷將全縣移風易俗工作推向“最后一公里”,漸漸變成了“零距離”。

                真抓實干 增強提升群眾“獲得感”

                近年來,文縣以“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為使命任務,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讓全縣人民群眾的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不斷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推生態文縣綠色崛起,文明之花在文州大地越開越艷,文明之步在文州大地行穩致遠,切實惠及了全縣人民群眾,有效增強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今年以來,文縣精準對接群眾文化新需求,結合傳統文化活動,提前謀劃制定方案,相繼舉辦白馬民俗文化體驗、琵琶彈唱大獎賽、“鄉村村晚”、慶祝婦女節文藝匯演、怡墨女子書畫展、健身操舞展演、凡昌桃花節、公益電影放映、全民閱讀、愛國歌曲大家唱等有品位、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愛參與的系列文化活動。組織融媒宣傳小分隊主動出擊,引導網絡大V、自媒體賬號積極參與,扎實開展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尋美文縣等網上主題活動,其中“尋美文縣”抖音話題閱讀量達到1.7億次。特別是開年以來,央視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第一時間等多個欄目密集報道文縣油菜花、茶葉等農旅融合產業發展情況,很好講述了文縣發展故事,傳播了文縣社會正能量,進一步提升了文縣良好形象。目前,舉辦的“生態文縣 綠色崛起”全國有獎征文活動正在進行之中。

                文明無處不在,文明閃耀生輝。如今,在文縣隨處可見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自信文明禮貌的微笑,一次邁步、一次轉彎、一次凝眸,總能與文明不期而遇。在文明實踐這場沒有終點的接力中,文縣正以文明素養升華城鄉品質,以民生溫度彰顯發展高度,以實踐之力奏響文明強音。一顆顆文明實踐的“種子”根植于“兩江八河”,煥發出勃勃生機,描繪出一幅環境美、人文美、風尚美的生動畫卷。 (供稿:甘肅省文明辦 甘肅文明網)

              責任編輯:張 殊凡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久久人爽爽人爽爽a√无码|多名富婆捆绑男人喝尿|东京热456|亚洲9影院99久久久久久